缠师讲坛-解构缠论,成就缠迷!

搜索

[缠迷论道] 白日做梦哪家强,新浪缠博赛蓝翔

[复制链接]
 楼主| 缠师 发表于 2021-9-2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缠迷您好,关注了这么久,何不登入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

x
497776130e0a964740.png

走势终完美: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终要完成

缠废终赚钱: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上涨终要开始

缠论终伟大: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终要符合缠中说禅所规定的走势终完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热心缠迷  发表于 2021-11-9 22:46
导语:

缠论是本人学习投资理论中花时间最多、研究最深入的理论,记得当时找过一些投资书籍,但是看过后发现所讲理论都较为简单,只教了方法,然后举了几个例子,基本就完了,整本看下来不明所以,只能说有个大概印象,而且模拟运用时发现主观性、随机性极大,觉得完全就是赌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偶然接触了缠论,被里面细致的描写、所举事例及催眠般的语言所诱导,花大量时间研究,并进行模拟,然而效果不明显,一直搞不懂到底怎么回事,后来看了000对缠论的解读惊为天人,并试着按000所说的对缠论进行自己的推导,这时候我才敢说对缠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不仅仅是纸面的认字,下面将本人对缠论的认识解读如下:



一、操作的环境


之所以先写这个是因为缠论写的就是教炒股,而大多数学缠的交易的也是股票,但我操作的却是期货,原因很简单,期货有杠杆,而且相对操盘较多的股票来说交易更真实,而且缠说只要交易就适合他的理论,所以当时先是进行期货模拟,因为期货的T+0特性使得以及模拟本金故意设置成几万使得操作周期较小(是为了实战做准备),这使得走势的操作频率加快了好几倍,而股票由于T+1的限制,人为的使得操作周期必须放大,那么在验证缠论时因为周期的放大,频率的降低,使得大家的实际感受不会很明显。


但在期货中则不一样,因为T+0所以可以在小周期验证,这时候你会发现将缠举例的1分钟周期操作,根本就是胡说八道,背驰的判断、三类买卖点的判断,还是靠运气,根本就没缠说的那么灵验好用,后来看了000的解读才知道缠论当时产生的背景,以及期货结构的不稳定使得小转大经常发生,背驰常常无效,后来试着用000对事例解读判断的方法用在期货中,发现也不好用,心中感到彷徨,后来因为家中某些事情,实盘杀入期货,仅10个自然日获利15%,当时非常高兴,然后就一路亏损,一直亏了成本1/3。


从学缠以来就经常混缠论群,但实际效果,相信大家都有切身体会,里面要么就是对缠论的盲目吹捧,不允许别人怀疑,要么就是指点江山,但是上中下都说了后,感觉和没说一个样,纯理论派,没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反倒是在缠论论坛里一些批判缠论的说法让我得到共鸣。


二、缠论的实际感受


缠论个人觉得就是一个纯粹的“马后炮”理论,我不否认缠有实盘并盈利的能力,但并不表明他写的理论可以帮大家赚钱,因为操作理论实际是个很私人的东西,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缠为什么说能有5个人会就不错的原因。


1
缠论的写作顺序

为什么要写这个,就是为了让某些不容怀疑缠论的人看看,怀疑的依据是什么,均线等提过但和缠论无关的略过:

中枢——走势——背驰——买卖点——区间套——小转大——背驰段——盘整背驰——盘整连接转折——笔——线段,大致的内容顺序就是这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缠因为写作的深入后期加了一些内容对前面的片面理论进行补漏,例如小转大、背驰段、盘整连接转折,以及买卖点中说的不一定有第一类买卖点都是对背驰的补漏,如果不相信可以看看笔和线段的定义就可以知道,连接有效的顶底分型(特征序列)就是笔(线段),不要扣字眼分型中要有独立k线之类的。


为什么要强调有效,就是因为存在更高或更低的分型(特征序列)在低周期图上表现出来的就是背驰的失效,也就是常说的背了又背,这时在缠论的解释就是走势未完,正在走背驰段。


2

背驰的真相

缠论的背驰是通过均线吻的面积,后来通过容易观察的macd来辅助判断,而这些归根到底就是用技术指标来辅助,而众所周知技术指标是跟随走势,是有滞后性的,走势才是根本,而不是技术指标,正因为这样所以背驰的运用有其极限性,走势简单时,指标跟随良好,背驰判断准确性高,走势复杂或突然变向时,指标跟随的滞后性使得判断就是赌博。所以明白了吧,所谓的动力学根本是形态学,并且是无法正确反映形态学,所以缠才在后面花大力气去完善形态学的内容。


实际上走势的转折和背驰的关系是:转折必有某级别的背驰,但某级别的背驰不一定会导致该级别的转折,也就是缠说的背驰级别不大于转折级别。


也许有缠徒会说,看吧,还不是缠论说的,但是然并卵在实操中有屁用,用我们经常听说的一种说法来参考就很容易理解了,那就是转折必定伴随金叉、死叉,但金叉、死叉不一定导致转折,也就是说背驰和转折并不是线性关系,背驰后仍然可以继续原走势,甚至连背驰都没有,直接中枢后连接转折,所以缠才在后期引入背驰段、盘整连接转折小转大的概念,就是为了补漏。


那我们梳理下背驰的相关概念,背驰成功就是背驰有效,背驰失败并不是背驰无用而是走势未完成在走背驰段,所以知道了吧,正话反话都被他说了,还美其名曰全分类。


3

极具欺骗性的全分类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被缠所谓的数学逻辑思维所迷惑,并在复盘学习时总能找到理论依据,进而责怪自己考虑不全面,于是更加专心研究,学着判断临界点,规划上下盘等走势应对,满怀期望等着开盘,然后发现事前准备只是欺骗自己,因为你根本无法判断次级别是否一定转折,这点无法确定的话那么临界点就是一个笑话,上下盘就成了个模糊概念,应用的时候又成了瞎赌,事后又找到理论依据,走势是你规划的其中一种,只是你没分析对,或者对了也是蒙的,于是不断重复、不断绕圈。


究其原因就是缠论的特点:全分类,缠论通过后期的“补丁”,将理论中的漏洞都进行了补全,分析时对可能产生的各种形态都进行了分类。


例如第三买卖点后的两种形态:中枢新生或扩展,反弹的三种力度等等,并美其名曰“不测而测”。


我也在里面兜兜转转了很久,但有一点好的就是我一直不相信有谁能真的完全判断走势,后来才幡然醒悟,缠是将形态进行了全分类,然后分别定义,那么形态无论走成什么样子,都必然有个缠论的定义在那里等着,事后分析当然能够有所依据,这就好像有三条岔道,算命的说你会被罚款,实际上每条后面都有罚款的,所以你无论走那条都会被罚,然后感叹算命的真准。


很多学缠的搞不清就是因为被缠的全分类所迷惑,只看到他的应验,却没看到欺骗性。


4

神秘的一买

缠定义的三类买卖点中,无疑最有诱惑的就是一买,既安全利润空间又大,一买实际就是抄底,这是大家都渴望的,但实际上呢,就像分型的有效性需要后面相反分型的验证一样,一买必须由有效的二买来确定,用觉公的话就是没有二买哪来的一买。


如果不相信可以再回味下前面提的顶底分型(特征序列)需要后面相反顶底分型(特征序列)来确认就知道了,所谓的一买都是假设的,只有真正走出来才能确定,没走出来就是失败,所以一买的当下只是假设,只是赌博,真正的一买只是个被动的买点,是要事后被承认的买点,但大家往往被缠论中所谓的当下及事后的验证所迷惑,再被一些对了就夸夸其谈、错了屁都没一个的高手洗脑,而无法自拔。


二三买卖点实际就是各低级别的一买卖点,所以可以衍生出各类买卖点都是被动的,事后被验证的,当下的实质还是赌博,或者用学术点的称呼“概率”,根本不存在“绝对安全的买卖点”。


5

可靠性不强的次级别观察

缠论的操作模式有一种就是观察走势内部结构,实际就是观察次级别走势,听上去很好,可以观察走势的花开花落,但是实际效果却有待商榷,原因:


一是上面说的背驰不确定;


二是小级别的走势不一定能影响大级别的走势,


也就是转折力度不一定够,在实操中就会发现次级别开始变化了,结果仅仅是一个次级别的波动,大级别没有变化,这时候可能就有人去博一买,成功了就是所谓的区间套,失败了就是被心中的贪、嗔、痴、慢、疑影响。


三、我眼中的缠论


缠论中我眼中由神秘变为真实,上面说那么多并不是否认缠论,而是将缠论由无所不能的喧嚣归为反映走势的平凡,我认为缠论就是一个“马后炮”理论,它能很好的将已发生走势进行归类,能够真实的反映过去与当下。


缠为什么说不要判断后市,强调当下,就是因为缠论是对已发生的走势就行划分,强调的是当下是什么情况。至于背驰、买卖点等具体操作都只是基于当下情况的判断而已,并没有确定性,所以后来才有各种概念的补充与解释。


缠论适合高手,但不适合新手,因为他夸张、自恋的文字、当时环境下的实例、概念的偷换(数学逻辑的完备并不等于交易逻辑的完备,更不等于实操的逻辑完备),使得新手脑袋被混乱,高手却可凭实际经验加以区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本站地图

QQ|更新日志|版权声明|小黑屋|手机版|国恒缠师缠论谈 ( 鲁ICP备2022038653号-2 )

GMT+8, 2025-4-4 03:34 , Processed in 0.081115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快速回应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