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迷您好,关注了这么久,何不登入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
x
顶分型:第二K 线高点是相邻三K 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的。 底分型:第二K 线低点是相邻三K 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的。 顶:顶分型的最高点叫该分型的顶。 底:底分型的最低点叫该分型的底。 笔:两个相邻的顶和底之间构成一笔,所谓笔,就是顶和底之间的其他波动,都可以忽略不算,但注意,一定是相邻的顶和底,隔了几个就不是了。顶和底之间都至少有一K 线 当成一笔的最基本要求。 线段:至少由三笔组成。 处理包含关系: 向上时,把两K线的最高点当高点,而两K线低点中的较高者当成低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 向下时,把两K线的最低点当低点,而两K线高点中的较低者当成高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 上升的一笔:就是底分型+上升K 线+顶分型。 下降的一笔:就是顶分型+下降K 线+底分型。 线段划分的第一种情况: 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 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底分型的低点处结束,该低点是该线段的终点。 线段划分的第二种情况: 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从该分型最高点开始的向下一笔开始的序列的特征序列出现底分型,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 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从该分型最低点开始的向上一笔开始的序列的特征序列出现顶分型,那么该线段在该底分型的低点处结束,该低点是该线段的终点。 强调,在第二种情况下,后一特征序列不一定封闭前一特征序列相应的缺口,而且,第二个序列中的分型,不分第一二种情况,只要有分型就可以。 笔的划分步骤: 一、确定所有符合标准的分型。 二、如果前后两分型是同一性质的,对于顶,前面的低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掉;对于底,前面的高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掉。不满足上面情况的,例如相等的,都可以先保留。 三、经过步骤二的处理后,余下的分型,如果相邻的是顶和底,那么这就可以划为一笔。 如果相邻的性质一样,那么必然有前顶不低于后顶,前底不高于后底,而在连续的顶后,必须会出现新的底,把这连续的顶中最先一个,和这新出现的底连在一起,就是新的一笔,而中间的那些顶,都X掉;在连续的底后,必须会出现新的顶,把这连续的底中最先一个,和这新出现的顶连在一起,就是新的一笔,而中间的那些底,都X掉。 显然,经过上面的三个步骤,所有的笔都可以唯一地划分出来。 新笔定义:本ID想了想,计算了一下能量力度,觉得以后可以把笔的成立条件略微放松一下,就是一笔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顶分型与底分型经过包含处理后,不允许共用K线,也就是不能有一K线分别属于顶分型与底分型,这条件和原来是一样的,这一点绝对不能放松。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能量力度;2、在满足1的前提下,顶分型中最高K线和底分型的最低K线之间(不包括这两K线),不考虑包含关系,至少有3根(包括3根)以上K线 背驰的比较:要比较力度,发现背驰,首先要搞清楚是哪两段比较,其实,只要是围绕一中枢的两段走势都可以比较力度。黄白线在0轴之上就是多头行情,之下就是空头行情。 缠中说缠MACD定律:第一类买点都是在0轴之下背驰形成的,第二类买点都是第一次上0轴后回抽确认形成的。卖点的情况就反过来。 回抽0轴说的当然是黄白线,和什么柱子无关。然后背驰时,如果黄白不创新高或新低,或柱子面积之和小了,都是信号。两个只要出现一个就要注意了。如果两个都出现,那就更要注意了。 趋势背驰和盘整背驰的区别:盘整背驰出来,并不一定都要大幅下跌,否则怎么会有第三类买点构成的情况。而趋势中产生的背驰,一定至少回跌到B 段中,这就可以预先知道至少的跌幅。 一个完整趋势过程中,MACD的形态:一个标准的两个中枢的上涨,在MACD上会表现出这样的形态,就是第一段,MACD 的黄白线从0 轴下面上穿上来,在0 轴上方停留的同时,形成相应的第一个中枢,同时形成第二类买点,其后突破该中枢,MACD的黄白线也快速拉起,这往往是最有力度的一段,一切的走势延伸等等,以及MACD 绕来绕去的所谓指标钝化都经常出现在这一段,这段一般在一个次级别的背驰中结束,然后进入第二个中枢的形成过程中,同时MACD 的黄白线会逐步回到0 轴附近,最后,开始继续突破第二个中枢,MACD 的黄白线以及柱子都再次重复前面的过程,但这次,黄白线不能创新高,或者柱子的面积或者伸长的高度能不能突破新高,出现背驰,这就结束了这一个两个中枢的上涨过程
|